梅雨霁,暑风和,踏浪而往,共沐余晖。2024年7月12日,在夏日骄阳下和喧嚣蝉鸣中,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乐享桑榆实践队的我们来到日照市石臼街道敬老院,为了解当代社会养老机构与养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走访调查。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我们参观养老院设施、布置,了解这里为适应老年人生活而做出的特殊化调整,一院一景、一点一滴,都让我感悟良多。 踏进敬老院的大门,我便觉一阵清凉扑面而来,消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与我们之前参观的医院式养老院不同,石臼街道敬老院是“大院小楼”样式的布局,中央大道旁栽种了大小草木,高低掩映、亭亭如盖,几处石凳和凉亭就藏在一片绿树阴浓中,好不惬意。我不禁想,老人们平日生活在这里,一定也因为这满眼绿意而多了几分舒心吧? 图为乐享桑榆实践队队员拍摄的石臼街道敬老院的绿化设施和健身器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贝宁 供图 在与负责人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石臼街道敬老院的老人们生活幸福感普遍较高,这离不开工作人员们的用心布置。李院长带领我们参观了敬老院的文化墙,在这里,我看到了敬老院多才多艺的老人们那一双双布满皱纹与粗茧的手,竟能缠出这样精巧玲珑的绢花,写得如此洋洋洒洒的大草。这些作品被工作人员细心保存下来,拍成相片展示在墙上,向过往的每个人诉说着老人们的心迹。有一处布置令我印象深刻。文化墙上,“青春·幸福”板块由28组、56张照片组成,展示了老人们年轻时与现在的模样,让我久久驻足。的确,如果单看老人们如今苍老的面容,很难想象到他们年轻时候的风姿与活力,石臼街道敬老院的员工们用心血与巧思留住了老人鲜活的面孔,仿佛那段青春峥嵘的岁月,也会在老人们心中多停留一会儿。 “有的老人比较害羞,不愿意把自己年轻时候的照片拿出来,有很多都是我一张张去他们家里找到的,其实都是俊男靓女。”向我们介绍这面墙时,负责人李院长颇为得意地说。在她满足的笑容里,我看到了一名养老行业从事者最为珍贵的贴心与耐心。 图为石臼街道敬老院负责人李院长为乐享桑榆实践队队员讲解文化墙布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贝宁 供图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参观养老院,最令我感慨不已的,便是大院中那方菜畦。李院长告诉我们,目前养老院接收的活力老人占比最多,这些老人大都来自农村,因子女工作发展而搬来城市。做了大半辈子农民,他们最思念眷恋的,还是自己老家那块田地。于是,养老院的员工们专门为老人们开辟了一块农田,以供精力富余的老人们种种菜、养养花,真正找到“家”的感觉。而这仅仅是石臼街道敬老院为让老人过得舒心快乐而想出的众多妙计之一。一件件付出精力的设计、一处处用心打磨的细节,我走在这样的环境下,心想,这大概就是老人们拥有如此之高的幸福感的原因吧。 在与李院长的交谈中我也了解到,其实目前养老院面临着不少困难,例如政府相关政策支持极少,养老院整体盈利状况不佳,护理人员招聘困难等,这让我对养老院的发展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如今,社会老龄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意进入养老院生活的老年人依然占大多数,部分地区也没有足够的政策支持,使得有些养老院寸步难行。谈及此,院长的满面愁容也让我的心情有些低落。每一位老年人都是城市建设的贡献者、国家繁荣的见证者,如同三月如丝如雾的春雨,洗尽浮华,润物无声,温和而睿智。我想,如何优待老人,使得老有所养,这不仅仅是养老行业的工作者所要思考的命题,更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人都重视起来的发展之需。 司汤达说:“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调研活动很快接近尾声,但在石臼街道敬老院的所见所闻将一直铭记在我心中。希望我们这一次的调研活动,能够发挥荧烛末光之用途,以增强全社会尊老敬老、重视老人的日月之辉,助力养老行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通讯员 刘贝宁) 图为乐享桑榆实践队队员与石臼街道敬老院李院长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彤 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