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论坛

搜索
查看: 339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烟台:校地携手包村帮扶 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0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校地合作,包村帮扶,让一个正在起步发展的村子在近两年时间里,坐上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快车。
传统农业迎来“新鲜血液”,有了在建的招商引资农业项目、先进绿色农业以及刺激消费增值的电商模式等。这股由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提供的“新鲜血液”,改变了传统村落单打独斗的旧貌,通过校地合作将专业技术带进田间地头,也将烟台市牟平区尺坎村推进“创新农业”的发展赛程。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与牟平区尺坎村的这个帮扶故事,一讲就是近两年。
帮扶从最实际问题出发
专业助农为农田“治病”
地头开起了“田间课堂”
包村帮扶故事的开端要从政府的利民政策说起。
根据烟台市委组织部包村工作安排,2022年起,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包村帮扶牟平区玉林店镇尺坎村的故事开始了。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利用其自身专业特点,围绕科技助力、产品直销、文化提升、组织共建等方面有针对性地为包村帮扶定下了时间表和任务单。要想帮扶,首先要深入村子实际,找到发展的堵点与难点。
因此,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迈开了调研第一步,烟台研究院主要领导深入一线对接、调研,校地共商共建事宜。尺坎村党支部书记孔庆春的介绍,让他们快速了解到尺坎村的实际情况:492亩山岚,以种植苹果为主的80亩果园,以及2521亩农田,玉米、小麦、花生是主要农作物……
工作专班第一时间成立起来,落实包村帮扶的一系列措施计划。随着理论规划的底层基础越来越牢固,实际助农的上层建筑就要开始层层加瓦。
带着农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的农业技术,师生动身走进农田。在经过系列调研后,工作专班发现,尺坎村的主要农产品中有苹果、保护地蔬菜、保护地网纹甜瓜等,其病虫害是村民反映最多的问题。
对此,烟台研究院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反复深入田间,对农民栽培管理及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最终提出了系列解决方案。农业专家们更是针对辣椒的炭疽病、番茄的早疫病和灰叶斑病、网纹瓜的炭疽病和白粉病,对症下药,帮村民制定了绿色防控措施,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为生产绿色蔬菜提供了保障。
如此一来,尺坎村的“田间课堂”也正式开课了。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师生带科技“下乡”,举办田间课堂23次,对村合作社技术人员和村务农工人进行详细的培训和技能指导,培训人数达260人次,植入科学种植技术,实现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产销结合打通助农增收最后一公里
师生集体住村讲好乡村故事
提振农产品消费
想要快速推进乡村振兴,不仅农业技术要提升,销售渠道也要全面打开,帮助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烟台研究院摸准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组织大学生们集体入村、住村,瞅准“产销结合”,为农业、农村、农民想办法。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院长助理崔从光教授介绍说,人文与经济管理学院师生于2022年第一次走进尺坎村时就发现,受村民年龄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因素制约,尺坎村在农产品销售上存在价格低、销售渠道受限等问题。于是,他们想出了各种各样消费助农的点子。
可没想到的是,经过大量专业学习准备,培训的学生们在进村不久,就感受到了理论到现实的巨大落差:老龄化、空心村、听不懂的方言、搞不懂的农事、问不出的问题、扛不住的拒绝,陌生、尴尬、无力、质疑,大量的消极情绪弥漫,蕴含着他们对田野工作的热情。
“我在这里除了唠嗑拉家常还能为村民做些什么?”“我们正在做的是村民需要的吗?”“我们仅仅是农产品的代购员吗?”“如果代购出了问题怎么办?”
围绕着这些问题,师生分批次在校内和村内召开“尺坎计划”指导教师座谈会、入村师生“围炉夜话”交流会以及村干部和村民座谈会等,想用“沟通”这个法子将农民和师生、高校与村庄真正联系到一起。
于是,更多的故事开始被听见,课本上管理、营销、推广、电商的知识开始与一个个鲜活人物的日常生活有了关联。
从田野工作日志接龙、老房屋老对联老照片采集、村落集市探查、谱系图和季节历编制、到农产品公益团购等,通过常态化的校村交往,增进村校互信,发掘村落价值,与村民就发展理念和更加多样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等逐步达成共识,共促农业经济发展。
在帮扶期间,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为帮助村集体和农户销售自产农产品,促进农民增收,建立了“校村农产品直销渠道”,筹措资金5.4万元,及时采购网纹瓜、大白菜、萝卜和苹果。组织学生建立网上销售平台,并通过为农户提供“代购”服务,进行社群营销,推广销售蓝莓、西红柿等农产品共计2万元。
不仅如此,烟台研究院还与烟台艾维农场持续开展合作,在鱼菜共生模式下,探索利用养鱼废水生产花卉和热带植物的有机生产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选派专家对村党支部领办的烟台市汇泉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跟进指导。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协助尺坎村招商引资700万元,引进蓝莓项目,创办合作社,这个项目在2023年4月启动,预计工期2年,现已完成基础设施及部分大棚建设工作,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00万元。
包村帮扶文化建设不掉队
流动图书馆、村文化大院建起来了
政策解读专家进村宣讲
尺坎村不仅是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结对帮扶的对象,也是烟台研究院将党建、教学、科研、志愿服务活动与村庄发展深度融合的尝试,更是引领大学生深度观察、服务和研究乡村发展议题的社会田野。
从生产到销售,当一系列的助农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烟台研究院对包村帮扶这项工作又有了新动作。
乡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这次助农的又一新名词。
由于尺坎村原有图书馆受限于资金及管理等原因,与老百姓种植、养植、社会民生、法律、国家政策解读等有关的图书资料不足且更新慢,烟台研究院在尺坎村建立流动图书馆,提供图书220本,涵盖党建、传统文化、农业科技等方面,方便村民了解相关知识。并组织专家围绕政策解读、民法、社会民生等开展专题宣讲,宣讲主题包括农村生产经营中的法律规定,如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农村房屋翻建及宅基地等,为村民答疑解惑,帮助村民及时正确了解国家相关政策。
在帮扶过程中,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自筹经费用于市派包村工作,重点开展了消费帮扶、村文化大院建设、秋月梨产业发展、老人幸福院和饮水井建设等,秋月梨项目已在2022年10月完成、文化大院修缮项目2023年5月也已完成……
不难看出,校地合作、包村帮扶,高校和地方都在积极积累经验,为的就是更好更优更实际地带动农业农村发展,让农民增收过上幸福日子,从实处推进乡村振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大众论坛 (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

GMT+8, 2024-11-21 16:41

删帖投诉流程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