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上午,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全市提升群众基本医疗满意度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医疗医保医药便民服务20条》,来自全市12家医院就提升群众基本医疗满意度工作进行公开承诺。 据悉,为让群众看病更舒心、就诊更便利、体验更舒适,围绕解决群众看病就医中“急难愁盼”问题,近日,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了《医疗医保医药便民服务20条》,构建起从入院到出院、从院前到院后、从就医到保障、从市级到基层,涵盖服务环境、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服务模式等多方面的一体化、全方位、有温度的优质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群众对基本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医疗医保医药便民服务20条》中,医疗方面有12条:⑴推进医院功能布局改进,营造温馨就医环境;⑵推行全程导诊服务,推广使用“智慧全程导医系统”;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患者综合服务中心,三级医院建立住院准备中心,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⑷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选择部分专科开展“错时门诊”;⑸实行诊间结算、床旁入院办理、床旁出院结算;⑹逐步扩大“网约护士”实施范围;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门诊及出院患者回访制度;⑻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立投诉办理中心;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提供中医服务,使用中药饮片全部由共享中药房配送;⑽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⑾建立全人群家庭走访制度;⑿保障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医保方面有4条:⑴合理设置“惠东保”产品内容,惠及更多群众健康;⑵提高脊髓型肌萎缩、苯丙酮尿症等罕见病医疗保障待遇水平;⑶将门诊慢性病医保服务延伸到村居(社区)医疗机构,加快推进门诊慢性病跨省双向联网结算;⑷加强医保经办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医药方面有4条: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通便民门诊,优化取药流程;⑵各医疗机构做好暂缺药品的供应服务;⑶常态化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工作,降低群众就医负担;⑷拓宽双通道药品供应范围,提高群众用药报销的便利化水平。 据了解,为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便民20条》措施落实落地,我市全链条优化就医流程,将分散的门诊服务、入出院服务、医保服务等各类窗口进行集束化管理,着力解决患者就诊繁琐的问题,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立患者综合服务中心,集中现场办理门诊、医疗、医保、病案等业务。三级医院建立住院准备中心,统一办理床位预约、入院缴费、入院前检查、出院服务等事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通便民门诊,为患者开具普通药物和普通医技检查单,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改变窗口结算的传统服务模式,实行诊间结算、床旁入院办理、床旁出院结算,把住/出院处窗口服务功能“搬进”每一间诊室、每一个病区,让患者不需要再往返于缴费窗口,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 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水平。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选择部分专科增设午间门诊或夜间门诊,实现医疗延时服务,满足患者不同时段就诊需求。逐步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范围,三级医院每月“网约护士”接单不少于100单,二级医院每月不少于30单,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居家护理需求。各医疗机构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做好暂缺药品登记,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预留信息,第一时间采购,第一时间通知患者取药或送药上门,让患者少跑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提供中医服务,推进区域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基层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全部由共享中药房配送,打通群众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的“最后一公里”。各医疗机构强化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设备维护、年检,公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三部门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确保群众用药、用械质量安全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药品价格公开透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全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医疗机构不断优化门急诊、住院及各楼层导引系统,做到布局合理、标识清晰、便捷顺畅,有条件的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立专门导诊队伍及志愿服务队伍,为就医患者提供就诊帮助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无陪护人员等人群提供院内就诊全程服务。主动收集群众意见,倾听民心民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患者回访制度,对出院患者实行三级回访(主管医师一级专业回访、护士长二级健康回访、回访中心三级监管回访),回访率达到100%,对门诊患者回访率不低于20%。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立投诉办理中心,健全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对受理的投诉力争做到“当日办、当日结、当日复”,着力构建密切、和谐的医患关系。 稳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远程医疗中心,实现基层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定期派专家到乡镇卫生院巡回坐诊,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健康东营”服务号上线家庭医生服务地图,开展好面对面随访,特别是对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做好健康指导,9月底前随访率达到1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辖区内每一户居民进行走访,将卫生健康服务送进每一个家庭,送到群众身边。推进基层医务人员进群(微信网格群、村居群、社区群),及时掌握辖区群众健康状况,解决群众提出的卫生健康问题,让群众就近得到便捷优质的服务。 切实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在经办服务方面,重新修订《东营市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办事指南》(2022版)和医保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进医保服务事项向基层下沉,设立基层医保工作站540家。将门诊慢性病医保服务延伸到村居(社区)医疗机构,即时进行医保结算。在异地就医方面,双向开通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治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等5种门诊慢性病病种跨省直接结算。在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方面,发挥医保战略购买优势,常态化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截至目前,我市集采药品总量达到320余种,医用耗材总量10大类。在双通道药品供应方面,修订双通道协议管理有关政策,制定协议文本,明确申请条件,对双通道管理药品进行品种扩围,全市已开通双通道管理药店13家。在医保待遇方面,将脊髓型肌萎缩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将苯丙酮尿症患者特食报销比例提高到75%,18周岁以上患者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8万元,有效减轻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