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论坛

搜索
查看: 2948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文学] 刘秀英 / 作品 《童年的土屋》(邹鲁文学社432 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7 1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童年的土屋

安阳内黄      刘秀英


        在我十二岁那年,我去了一个小村庄“小刘村”。我跟着娘带着简单的行李,到了这个村子里的一座小土屋。从此,在这里一住就是二十年。
        记得那时我刚上小学四年级,当时每年有三个假期,麦假,秋假和年假。我去的时候,刚好是秋假,正是秋收时节。住进小土屋的第二天,我就和娘一起下地干活去了,干一天活儿,生产队给我们娘俩计二分工分。
        小土屋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是用泥土堆砌起来的土墙,大约长七米,宽四米多一点的长方形土房子。听大人说这个土屋还是分三期才能盖好的。第一期打根脚(也就是打地基),土墙的根脚呈梯形,下宽上窄,用土和泥,堆出一米多高,墙的里外用铲子抹成光面,等晾干了再往上垛一层泥土,干了再垛,如此三次才能达到住人的高度。等墙完全干透了,再用木头木槫搭起来,木槫上面铺上高粱杆,再用麦秸和泥,锤成房顶,四面墙再用麦秸和泥抹一层,房子才能盖好。每年夏天,屋子再上一层麦秸泥,以防漏水。
       这座小土屋有一个门和两个小窗户,都是木头的,门口朝东,是座西屋。进门屋里是平整的土地,靠北面墙垒了一个土炕当床,炕脚放了一个木柜子,炕头靠着一扇小窗户,我和娘就睡在土炕上,早上有太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整个炕都很明亮。土屋门外是一个小院子,北面紧邻土屋也是一个土墙垒的更小的厨房,没有安门和窗户,只有门口和窗口,里边也是土垒的锅台,唯一值钱的是一个古老的木头风箱,每天拉着风箱烧火做饭。
       我们一家四口人,娘、弟弟和我,还有继父,一年四季在这个小院子里进进出出,过着平民的生活。有时候因为日子过得太苦,父母经常吵架,我心里也很生气,可时间一长习惯了,我也就不以为然了。每到放学回家,看见娘我就很高兴,因为有娘在,能陪伴我,和我相依为命,我就知足了。
      记得有很多时候的晚上,在小土屋里点上一盏油灯,我坐在油灯下明亮的地方写字,我娘盘腿坐在地上一个用高粱叶子编成的圆形小蒲团上,在昏暗的光影里纺棉花。我从来都没有我娘坐的时间长,无数次我写着字就睡着了,可我睡醒一觉,娘还在吱吱呀呀地纺着棉花。我从不知道她什么时间才去睡。
       我和娘在土屋里一天天重复着这样的日子,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后来,我年龄大了点,土屋一到夏天经常漏雨,就又重新大修了一下。又过几年,我弟也到了娶亲的年纪,就把土屋翻盖成了两间的砖坯混合平顶晒棚。我结婚后一直在娘家村里教学,直到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还一直和娘住在一起。再后来,给我弟娶了媳妇,又让我弟接替了我的教学工作,我才去了婆家。我三十二岁才不和娘住在一起的,但我时常回娘家看望。只有娘在才有福气,才会觉得幸福。我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都会去问我娘,因为她有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她能解答我的不知和困惑,她是我的依靠。
        如今,土屋一去不复返了,但我还时常想念那时的生活,想念我娘。
作者简介:
作者:刘秀英,1949年生人,曾当过十几年民办教师,32岁之后务农至今.

邹鲁文学社》 投稿须知:

1,稿件题材以小小说、微小说、散文、散文诗、诗歌为主(诗词作品需注明用韵),来稿均视为原创,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2,来稿方式,稿件一律以中文简体投稿。并注明作者姓名、网名、通信地址、联系方式、微信号等,以及作者简介及近期生活照一张,全部归入一个文档内,以附件格式发送指定邮箱,来稿自留底稿,未经采用,一律不退稿。邹鲁文学社官方微信:18265379084 、投稿邮箱:zouluwenxueshe@163.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大众论坛 (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

GMT+8, 2024-4-28 13:56

删帖投诉流程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